新部编人教语文七上17.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17.植树的牧羊人
【学习目标】
1.学习快速阅读,准确把握课文要点。
2.学习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突出主题的方法。
3.学习牧羊人不懈、乐观向上的生活观念和他的奉献精神,领会文章人定胜天的思想内涵。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通过场景的对描写和细节描写突出主题的方法。
2.学习运用第一人称叙事的好处。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穷困的牧羊人,默默无闻地坚持每天种下一百颗橡子,用双手把不毛之地的荒漠变成了安居乐业的绿洲,他是谁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法国作家让·乔诺的文章《植树的牧羊人》。板书课题、作者。
作者简介:让.乔诺(Jean Giono)1895~1970, 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很难被人归类,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植树的男人》是他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部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
一、 释题――把握课文要点
1.学生读课文题目:猜一猜文章主要
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
文章的中心人物是牧羊人,主要事件是植树。
2.这是一篇小说,文章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并被搬上银幕,由此感动了许多人,一个普通的牧羊人为什么会对人们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请同学们读文章,找出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读一读,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变化的语句,填写下表。
|
牧羊人的情况 |
高原的情况 |
初遇牧羊人 |
|
|
再见牧羊人 |
|
|
最后一次相见 |
|
|
明确:初遇牧羊人:那是1913年……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再见牧羊人: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牧羊人还活着……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和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最后一次相见: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
3.学生认真读课文,明确文章按时间顺序记事的好处。
二、精读――分析人物形象
1.请同学们在文中勾画出描写牧羊人的段落,认真阅读,品味,从文中找出评价牧羊人的词句。
第一次遇见牧羊人:3―12自然段。第二次遇见牧羊人:13-18自然段。第三次遇见牧羊人:19-21自然段。
评价牧羊人的词句:慷慨无私,不图回报,难得的好人。自信、平和,安静,忠实,不张扬。沉默寡言,有毅力,无私。
2.结合具体语句,用“他是一个___的人,你看他___。”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相关语句体会。示例:
他是一个朴实稳重的人,你看他留着小胡须。他用自制的罐子打水。他烧饭给“我”吃,让我喝热气腾腾的汤。他不抽烟,养的狗也很安静。
他是一个孤独的人,你看他由于儿子和妻子都因为恶劣的生存环境而早逝,一直过着孤独的生活,他几乎从不说话,但一举手一投足都充满了自信。
他是一个幸福的人,你看他虽然失去了儿子和妻子,但他从种树中缓解了痛苦和孤独,找到了幸福和满足。
他是一个热情的人,你看他留我住宿,和我分享食物,他坚持在荒芜的土地上不断的种树,丝毫没有顾及战争的影响。他的身体渐渐地变得虚弱,但他从未因此而露出迷茫的神情。
他是一个细致的人,你看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他挑选橡子是那么认真,那么仔细。
……
鼓励学生有更多的见解。
三、研读――场景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章景物描写的段落,认真读一读,品一品。
文章一共描写了四个场景:一是被弃置的村庄:这条被弃置的村庄,坑坑洼洼。泉眼干涸,屋顶倒塌,教堂钟楼崩裂。
二是牧羊人的家:结实的石头房子,严实,一滴水也不漏,房间收拾得很干净,地板上没有灰,猎枪上了油,炉子上有热汤。
三是牧羊人种树种:牧羊人凿地埋种,每播种一粒种子所要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四是绵延的森林和充满活力的田野:老人种下的一万棵树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那里,整个森林绵延不断,像海洋一样,给人舒服的感觉。向山下走去,以前干涸的河床,现在流着潺潺的流水,充满活力的田野和以前荒芜贫瘠的丘陵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再读相关段落,思考文中大量场景描写的好处。
一是对牧羊人的劳作的描写,直接突出了人物形象,二是景物的前后对比描写,在反差中突出文章的主题,给人心灵的震撼。
文章通过“我”这一线索人物把人、事、景串联起来, 采用第一人来讲述种树人的故事,通过“我”的耳闻目睹,所思所想,对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使种树人的事迹具有极强的纪实性。由此,种树人的故事才显得真实可性,才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四、议读――把握文章主题
学生读课文,特别是最后两段,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本文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表达了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
总结语:
庄子说:“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牧羊人始终默默无闻,不求名利和回报,在事业成功时悄然离世,人们享受到了他赐予却没有感觉到他的存在,他的奉献精神和坚持不懈,乐观向上的生活观念相对于众生喧哗,唯利是图的现代社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课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