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投递课件 亲爱的老师,您辛苦了!课件基地免费为您下载各科课件!
当前位置:主页 > 作业帮帮 > 正文

陈士同:千花百草凋零后,唯有翠竹意从容—品读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时间:2019-11-12 16:25 来源:未知 作者:课件基地 阅读:
千花百草凋零后,唯有翠竹意从容——品读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人生贵有胸中竹”,竹子本自然之物,具有极强的适应力和生命力,四季常青。从物性的角度看,竹子的实用价值很大,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能够给世人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不论是从城市,还是在乡村都能够看到竹子的身影。只不过在很多情况下,竹子自然固有的属性因为被投注的价值期许不同而慢慢消失,取而代之是一种应时应景性的物态形式。当从农耕时代走向工商科技时代,竹子所表现出了特质自然性的成分慢慢消失,更多悲赋予了一种文化和精神的意蕴。简单而言,苍翠的竹子可以给人以一种生命的灵动之感,承载但是一种希望。当然,除了颜色上被附加上特殊的意涵,竹子外形潇洒挺拔、清丽俊逸、婆娑有致;竹子内茎中空,象征谦虚;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很显然,经过时间长河的淘洗,自然之物外在的物质成分已经慢慢被剥离,积淀下来更多是精神文化的东西。而这种被人为附加的东西不是个体的,而是带有普世性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正是如此,梅兰竹菊才有了“四君子”的美誉。

正是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意蕴,所以在文人墨客的心中,很多人都给竹子留下一爿安身之所,都对它投注一定的思想情感的意味。而当把这种极富个性特质的情感外化出来时,从不同文人笔端生长出来的竹子就具有了作家鲜明的个性。郑燮的“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刘禹锡的“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李煜的“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欧阳修的“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郑谷的“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当把世界文学画卷慢慢铺展,把其中描写竹子的诗文按照一定的方式编织在一起,一幅斑斓的画卷会让人错愕的。一种普通的自然之物,之所以能够成为文人墨客最爱之一,其被附加的社会人文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其自然物态的价值。当然,除了诗文的书写,围绕竹子的也有很多的逸闻趣事。其中最富代表性的当属苏轼与寂照寺於潜僧慧觉禅师间发生的趣事。因久闻苏轼之名,当苏轼出任杭州通判时,慧觉禅师只身前往拜见苏东坡,两人在“绿筠轩”临窗远眺,满目皆是青青翠竹,苏东坡顿时心旷神怡。此情此景,苏轼诗兴大发,即兴挥毫,写下了《於潜僧绿筠轩》。一次慕名的造访,留下一段佳话,更成就了一首浅近但不失深意的诗歌经典。

通览全诗,如果以严格的诗体范式对苏轼的诗歌进行观照,这首即兴之作算不上诗歌。之所以这样说,一则它没有按照诗歌句式整饬的结构写作,一则诗歌的句数也不符合常规诗歌的要求,再则,在平仄对仗和音韵节奏方面也没有遵循诗歌创作的要求。但是,就是这种非诗是诗的体例因为其蕴涵的深刻人生哲理而具有了独特的况味。从全诗的内容看,主体书写的是“人”,围绕该主体展开的是“肉”和“竹”。虽然从表层意义上看,它们都是自然的存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宁可”与“不可”关联词的使用,在“肉”与“竹”之间做出了取舍;而“食”与“居”二字从深层次上已经把这两种物质进行了分类。“肉”属于物质的存在,“竹”更多被赋予了精神的意蕴。物质是满足口食之需,解决的身体的需求,而精神则是人之为人区别于一般性生物最本质的东西;物质的东西只要施以外力,短时间就能够达到预期。但精神的东西是潜在的,需要漫长的时间沉潜。对两者的取舍不同,人的品性也就表现出了差异性:不食肉人会瘦,但瘦了可以胖回来;生活和生命中没有竹子,人就会变得庸俗,人一旦变得庸俗了就无药可解。

很显然,诗歌的前六句运用了对比,把肉与竹、瘦与俗、物质与精神、可肥与不可医做对照,从中清晰可见苏轼所要表达的意旨,及其诗歌中所蕴涵的哲理。人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如果一个人把关注点只盯住物质层面上,而荒废了思想精神的涵养,他与一般性的生物距离不会太大。人之为人最可贵之处精神有思想和情感,有精神的支撑。物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精神的涵养也是永无止息的。如果一个生命的全部被物质裹挟,即使锦衣玉食,人生的色度也会变得黯淡。对一个人来说,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谁都无法超越;但精神壁垒的垒筑可以向更高更后的维度延伸。跳出物质的加持,在精神的园囿中精耕细作,虽做不到尽善尽美,但耕耘的过程就是享受生之乐、生之趣的过程。

而至于竹子为什么会成为很多文人墨客的最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被移入到诗文中的竹子已经远远超出它本身所具有的物质的价值,而被附加上浓郁的文化和社会的意义。李约瑟说东亚文明是“竹子文明”。竹子被中国文人墨客赋予人格化的高雅、纯洁、虚心、有节、刚直等精神文化象征。这种自然生物特性向社会心灵的攀爬,是经过漫长的文化积累实现的。某一种自然之物一旦成为诗文在作家思想情感的寄托物之后,经过时间的沉淀,该自然之物会慢慢从个体性的情感表征的载体走向富有代表性的共体性的符号,就像梅花的无意苦争春,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青松的大雪压而不弯等。也正是有了大量自然之物的移入,才丰富了文学表现生活、人生的内容,也正是有了姿态万千的自然风物的助力,让“不朽之盛事”的文章的意蕴变得更加丰厚。

一首小诗,好似信手拈来,随口吟出。既不写绿竹之美,也不写游轩之乐,而是凌空落笔,别构齐句,在歌颂竹子品格的同时,又顺便刻画出一位超然不俗的高僧形象,也暗含着作者的人生志趣。出语精警,议论精辟,发人深省,值得认真品读。

(责任编辑:课件基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